1>预防成本(Prevention Costs)
预防成本指为了预防故障发生而投入的成本,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 为建立正确的做事方法而建立过程并维护、改进过程所产生的成本 ;
● 为保证相关人员具备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做事的能力而进行的培训等活动的成本;
● 为确立质量目标及达到目标所需活动而进行质量策划工作产生的成本 ;
2>检验成本(Appraisal Costs)检验成本指为了验证工作产品符合工作要求而进行的相关活动的成本,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 对相关工作产品进行评审而产生的成本 ;
● 对相关工作产品进行测试而产生的成本 ;
● 对相关工作活动及活动结果进行审计而产生的成本;
● 为相关检验活动提供工具和其它支持的活动而产生的成本;
3>失效成本(Failure Costs)失效成本指产品交付前、交付后,产品或服务不能满足质量要求而导致的成本。具体来讲分为:
● 内部失效成本:产品在送达客户之前发现问题的补救支出,涉及废品、返工、库存、维修、重新设计等,以及因产品或服务不合要求导致的延误 ;
● 外部失效成本:产品到达客户手中,因客户发现问题而由企业承担的补救性支出,如保修、处理客户投诉、产品更换、产品召回、运费、第三方评估等
近年来,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许多著名企业对其产品的召回。每次召回,企业都要支付大量的失效成本,可谓伤筋动骨。前几年发生的三菱帕杰罗召回事件,拉开了外资汽车企业在中国大陆大规模召回汽车产品的序幕,去年也曾发生丰田汽车被大规模召回的事件。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对各种成本进行统计分析,以数据来警示各方人员重视质量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衡量质量管理的价值。一般来说,质量管理的作用过程往往是“预防成本升高、检验成本和失效成本降低、总成本降低”的过程。
一直到目前,意识到质量成本管理重要性的企业还是少之又少,对质量成本概念的认识大多处在原始/初级阶段,更遑论将质量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了。最佳的质量,往往难以匹配最佳的成本。最佳的成本,往往达不到质量要求,更不用说最佳的质量了。因此,质量成本管理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企业在最佳质量与最恰当的成本之间寻求平衡的工具和手段,是企业必须正视的重要领域。当然,这也是质量部门最能彰显价值的领域。
上一篇:质量人必备知识
下一篇: 质量体系9001与16949异同点分析